然而,在整个朝廷与国家都为富察皇后的去世而哀悼的时刻,皇长子永璜和皇次子永璋却对母亲的去世表现出明显的冷漠,甚至似乎暗自窃喜。永璜认为,母亲去世后,原本有可能继位的太子之位,应该会落在他身上,因为作为皇长子,自己自然是最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同样,永璋也有着相似的想法。乾隆帝发现这一情况后勃然大怒,他痛斥永璜和永璋不知体统、不懂孝道,认为他们这样冷漠无情、心胸狭窄,绝不可能继承大统。他严厉告诫他们,不要再抱有任何继承皇位的幻想,且宣称他们的行为有可能引发兄弟之间的争斗。乾隆的这一番训斥深深打击了这两位皇子的心。
永璜在受此训斥后,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中,甚至因过度悲伤而生病,最终在两年后去世,年仅22岁。乾隆帝对永璜的去世感到非常自责,并且追封永璜为定亲王,特意以亲王之礼为其安葬,并下令严禁任何人再提关于立储的事宜。
而永璋虽然没有立储的机会,却依然谨慎小心。到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永璋的母亲纯惠皇贵妃苏氏去世,永璋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伤心至极,最终在短短几个月后也去世,享年仅22岁。
至此,乾隆帝的十个儿子中,只有五个活到了成年的阶段。皇五子永琪,由愉妃珂里叶特氏所生,聪明机敏,才华出众,书法、绘画皆有所精通,甚至曾在火灾中亲自背出乾隆帝,令人非常感动。乾隆帝也因此对他深感宠爱。永琪甚至在年仅24岁时就被封为和硕荣亲王,意味着“光荣”与“荣耀”。乾隆帝也曾亲口提到,他一直十分看重永琪,希望他能继承大统。然而,永琪不幸得了致命的疾病——“附骨疮”,最终未能熬过这一难关,在25岁时英年早逝。
老四永珹由淑嘉皇贵妃金佳氏所生,年仅24岁时便被过继给了康熙帝的第十二子,履懿亲王允裪。永珹的一生一直平淡无奇,最终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去世,享年39岁。
接下来的皇子,永瑢,继承了母亲淑嘉皇贵妃的血统,也被过继给了康熙的慎靖郡王允禧。而老十二子永璂,则是继后那拉氏所生,是乾隆帝最心爱的皇子之一。原本他被视为继位的热门人选,但由于母亲的失宠,永璂的继位之路被彻底阻断,最终于25岁时因病去世。
在乾隆帝的众多皇子中,最年长的庶长子永璇,因为身体缺陷及不良品行,始终未能得到乾隆帝的青睐。永璇的放荡不羁、沉迷酒色、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最终令他失去了继位的机会。
而另外的儿子,永璘,虽然是乾隆帝宠爱之妃魏佳氏所生,但他自小便显得心不在焉,对读书和练武无兴趣,反而对商业和豪宅情有独钟,这种态度也让乾隆帝对他丧失了信心,认为他根本不愿继承帝位。虽然永璘的父亲在他年轻时秘密立储,但他始终未能成长为继位的有力竞争者。
最终,乾隆帝选择了庶出之子皇十五子颙琰作为储君,尽管他一直没有做出惊艳的成绩,但在众多儿子中,颙琰显得最为稳重,且在各方面表现得足够温和平庸,最终成为乾隆帝的接班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