崮文化研究学者李存修老先生写过一篇文章,题名《蝎子崮上无蝎子》,李老是冬天去的,蝎子四月份起蛰,十月份冬眠,所以四月之前十月之后,不只蝎子崮上无蝎子,沂蒙大地上任何一个地方都没有蝎子。
百度沂蒙全蝎,得到如下信息:全蝎,又名钳蝎、全虫、蝎子,古书称虿。在中国产地达十几个省份,有15余种,统称东亚钳蝎。《蜀本草》记载,全蝎入药有1100 多年的历史。主要产于沂蒙山区腹地的临朐、沂水、沂源、蒙阴、平邑等县,据说他处蝎子是两钳六腿,而沂蒙地区的蝎子却是两钳八腿,故名沂蒙全蝎。全蝎,是沂蒙山名贵特产之一,自古以来,沂蒙人常以油炸全蝎作为待客的上等菜肴,馈赠亲友之佳品。沂蒙全蝎个大体肥,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药用功效显著,既是贵重药材,又是山珍佳肴。据测定,沂蒙全蝎所含蝎毒素、蝎酥、牛黄酸、卵磷脂、三甲胺、 甜菜碱等成分达十余种,含量高于异地全蝎。全蝎入药:性辛、甘、平,有毒。有镇痉、息疯、 攻毒之疗效。可治疗惊痫抽搐、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破伤风、淋巴结核、疮疡肿毒等症。
正因沂蒙全蝎既是名贵药材,又是山珍佳肴,,故“掀蝎子”成为沂蒙山人的重要活动之一。也是很多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和回味不尽的童年趣事。胆儿大的人能徒手抓蝎子,迅速捏住它的毒针,让它无法施展自己的独门功夫。这成为在同伴们面前炫耀的资本。有人踩塌了地坝,意外发现“蝎子窝”,一次捉到一两斤,就像中了大奖,够他吹一辈子的牛。经验老道的人知道什么样的石头底下有蝎子,掀的总是比别人多。那些“铁耙子”——手跟铁耙子一样,瞅准了,挨着一堆石头扒拉,比满山上见石头就掀的人,收获要大得多。
有人说蝎子崮因蝎子多而得名,蝎子崮因此而上过央视。据说多时十之九的石头底下有蝎子,与此处潮湿而壁上多裂缝的特殊地理环境有关。
也有人说,蝎子崮因其形状像蝎子而得名。看崮文化爱好者发在网上的航拍视频,倒也像。但蝎子崮被叫了几百上千年,过去并没有航拍,老百姓怎么知道从空中看这座崮像蝎子呢?一定是因为某人在上面掀了好多蝎子,于是就叫了蝎子崮。
我们在上蝎子崮的途中,掀了大小五六个蝎子,不是十之九的石头下有,而是十之九的石头下没有。在吾乡,管最大的蝎子叫“老母”,不大不小的叫“噶边”,最小的叫“蝎子羔儿”。这些年,掀蝎子的少了,照蝎子的多了。有人根据蝎子昼伏夜出的习性发明了蝎子灯,蝎子感应到蝎子灯发出的紫外线就会发出荧光,捉蝎子的人不必辛苦地翻开石块,就能轻易地捡拾到蝎子,多者一晚上能捡到一两斤。科学的发明对人来说是“福音”,对蝎子来说却是灭绝式的灾难,故而国家立法,将蝎子列为保护动物,捉七只以上就属犯法。
晚上上山照蝎子也有很大风险,为了躲避卫星监控,照蝎子的一般到晚上十点卫星监控关闭后上山。由于不熟悉地形,或摔下山崖,或被蛇咬伤,差点搭上命的时有耳闻。
蝎子崮四面皆断崖绝壁,我们在岱崮镇大岭村村民的指引下,沿着村民种地的小道,至悬崖下,从两崖之间的列缺处攀缘而上。此处虽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但屏息凝神、脚登手攀,亦可上,于体力耐力和冒险精神都是一个恰到好处的体验。登山,坦途无趣,险峻不可攀,也无趣。
崮顶多处岩石被翻过,但显然不是掀蝎子掀的,而是刨威灵仙刨的,因为旁侧有被刨断的威灵仙的藤蔓。顾名思义,威灵仙是一种威猛、灵验的仙草。其根入药,有祛除风湿,通络止痛之功效,可治疗多钟疾病。威灵仙喜欢长在石缝里,须刨开岩石才能找到它的根。崮顶适合蝎子栖息的能活动的石头并不多,多数石头都是“栽”在山体上,不能移动。
蝎子崮崮顶还有一个更高的崮顶,上面有圆形碉堡的残基,我们没有攀上去,而是贴着悬崖下面走,向石人崮进发。此列悬崖观赏性极高:一是高峻险拔,崖上零星点缀着铁线莲和黄荆等小灌木,翠绿的嫩叶昭示着生命的坚韧;二是崖下有宽阔的石洞和探出的石棚,洞内和石棚内的蕨菜因未得雨露的滋润而仍干枯着,只待雨季来临,崖上渗下水来,才得还魂;三是崖壁自上而下裂出一条数十米高、十几厘米长的裂缝,长满了绿意氤氲的蕨菜,好奇地探出头来,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这道气势不凡的裂缝里也许隐藏着成千上万成群结队的蝎子。
在悬崖下的丛林里,一面观赏惊叹,一面探寻前路,终于走到了尽头,从幽暗阴凉的崖下丛林走向光明温暖的阳光地带,仿佛两个世界两个季节。
回望刚才走过的长长的崮崖,从其一端看,竟然是一个圆圆的点缀着绿植的小崮,待我们登上石人崮,观其全貌,却像一只萌萌的绿龟。从网上视频看,我们登的这座崮叫南蝎子崮,还有一座北蝎子崮,不知在何处。在沂水和费县,也有以蝎子命名的崮。如果说从高空看,蝎子崮像一只大蝎子,那我们第一次登上的崮顶就是它带毒针的尾巴。
归途中我们谈到掀蝎子的乐趣——许多人掀蝎子,既不为吃,也不为卖,纯粹是一种乐趣。蝎子有毒针,不耐蜇的人被蜇后甚至有生命危险,一个大男人也会痛得喊爹叫娘。但只要小心,被蜇的几率不是很大,但也不是没有,捉到蝎子的惊喜和怕被它蜇着的惶恐并存,蝎子挣扎或逃跑时,能激发人的征服和战胜欲。而且蝎子也不是遍地是,如果遍地是,也无趣,掀半天,没有,突然掀到一个,便十分惊喜,又期望掀到下一个。如果一直掀不到,也了无趣味。从蝎子的角度看,人的这种以捕获它们为乐的行为是非常可恨的,譬如有一种比我们大出几百倍的生物,看我们,就像我们看蝎子一样大小,以捕捉我们为乐,我们是不是也非常惊恐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