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小红车
不过,深受喜爱的小红车也曾遭受过冲击。
2016年,共享单车概念兴起,并席卷而来。小黄车、小蓝车等纷纷出现在全国各地的街头。而其随扫随走,随处可停的便利性,也让公共自行车凭卡租借、定点还车的短板显现。不少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用量急剧下滑,以至于公共自行车在不久后,消失在城市街头。
这一冲击,萧山也不例外。面对共享单车的车辆租借便利性,萧山持续优化公共自行车布点。设置在住宅区、商场、超市、客运中心、风景区、企事业单位等地,而随着城市建设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公共自行车建设也逐步从中心扩展到城区周边,将闻堰、戴村、瓜沥、义桥等地融入「城区公共自行车圈」。
除此以外,随着萧山「22688」交通大会战的推进,道路交通、地铁轨道线网和快速路网建设高速发展,公共自行车网点也随之加密完善。杭州南站建成投用,公共自行车九期和十期重点围绕南站周边推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地铁5号线、7号线、6号线等建成,在每一个站点周围,满足建设条件的都配有公共自行车。
不仅如此,持续升级租车方式。从以往的刷卡租还,到如今使用app扫码租借,使得使用人群持续壮大。来自共享单车的冲击,却更大程度上倒逼公共自行车的转型和创新,在解决多个并不方便的痛点后,又重新获得了市民的喜爱。
如今,全区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已达到782个,累计投入公共自行车45886辆,累计租用量近1.5亿辆次。小红车的身影遍布萧山的大街小巷,成为伴随城市发展、折射人民生活品质的一抹「红色」风景线。
02
「骑行说」二:体验优化
亲子车、山地车上线 骑行体验感十足
市民吴先生是小红车的热衷粉,作为萧山第一批公共自行车使用者,13年来,他共租用公共自行车超1万次,累计租用时间约2017.9小时。
说起公共自行车,吴先生打开了话匣子:「我记得最开始的小红车,前面是蓝色的塑料兜子,主城区是红色的,是有区别的,而且那个时候不能通借通还,萧山的车必须在萧山还。后面就和主城区统一改成铝合金一体式的了,也能通借通还了。」
熟悉小红车的市民肯定知道,杭州最先公共自行车按照车筐颜色划分地域,一种是主城区的红色塑料车筐自行车;一种是余杭区的黄色塑料车筐自行车;另一种则是萧山区的蓝色塑料车筐自行车。
▍公共自行车第一期
2019年9月,为积极响应杭城一体化发展,小红车4.0版本上线,将老款的塑料分体式自行车篮全部更换成铝合金一体式车篮,与主城区实现同步接轨、通借通还。「我们如今使用的版本就是4.0版本。该款车型在美观性、舒适性、安全性都有了大幅提升,车座可以调节,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而且在骑行舒适度来说,老款的滚珠模式改为轴承,更加流畅轻便。」萧山交投集团下属交通建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2020年八期公共自行车建设中,1000辆亲子小红车正式上线,这是自行车十年来投入又一公共服务的亮点工程,以大红色为基调,配上尾座动画图案的小座椅,提升这座城的爱和温度。2021年12月后兴建的公共自行车九期和十期,重点围绕小区附近及火车南站、交通换乘枢纽周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缓解了「交通两难」问题。与此同时,自行车辆由铁艺工艺变成了铝合金,重量变轻,不易生锈。
不仅是在城区,戴村镇「酷雅黑」山地公共自行车也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全身黑色,搭配上充满运动气息的橙边,后座抬高前部压低,这一批山地自行车颜值高,山地户外运动范十足。
▍照片来自萧内网友@zyjzyj,有24速和27速两种车型
「推出山地自行车,主要是考虑戴村镇多山地,也是迎合戴村镇『郊野运动小镇』的定位。」戴村镇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云石郊野旅游不断升温,山地自行车也为乡村出游提供了一种新体验。不少来自杭州主城区的游客对山地自行车别致的车型感到新奇,纷纷选择体验。
▍照片来自萧内网友@Gel
如今,随着杭州亚运会的到来,亚运版小红车也上线了。前不久,首批160辆小红车投放运动员村、媒体村,将成为杭州亚运会赛事期间,各国运动员们和媒体工作者的又一交通工具。城区内,亲子车辆也绘上了亚运会的图案,而公共自行车带来的绿色、低碳、环保方面的建设理念也深度契合「绿色亚运」的理念。
03
「骑行说」三:民众参与
要不要设点?民众自主决定
由于公共产品的定位,决定了公共自行车要牢固确立「为民、便民、利民」理念,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从管理转变为治理,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以选点为例,当居民越来越感受到公共自行车交通服务的便捷,都希望居住地、工作单位、交通换乘点附近都有个服务点。
位于博学路南侧的城北农贸市场,以往每到早晚买菜高峰期,公共自行车简直一车难求。「以往公共自行车租借在边上或者马路对面的小区门口,买菜还需要走一段路。」住在银河小区的荣阿姨每天早上7点都会从家里骑车过来买菜。她反映,人多的时候,还会出现人等车的情况。「公共自行车都要靠抢嘞,基本上都是刚停好一辆,就立马会被借走的,忙的时候可能还要等自行车。」对此,不少居住在周边的居民就向区公交公司反映,希望可以在农贸市场门口设立一处服务点。
针对这一需求,萧山交投集团下属公交公司多次现场踏勘,是否可以建设公共自行车服务点。如今,随着十一期项目建设完成,城北农贸市场新增了3个棚,33处点位,极大满足了居民的用车需求。
「我们在延续前几期采点选址模式的基础上,对城区内的服务租借点进行查漏补缺,采取加密补点法,投向于南北新改建小区、人流密集的农贸市场及东面城乡结合处附近等,切实解决周边老百姓短距离出行接驳换乘问题。」据萧山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如今,第十一期项目新建公共自行车服务点10处,分别是北干街道服务点4处、蜀山街道服务点3处、新塘街道服务点3处。更新公共自行车1500辆,其中普通自行车1000辆,亲子自行车500辆。
「公共自行车建设是一件民生实事,广泛征求市民对服务点选点定点的意见建议,干脆让他们说一说哪里最需要建点,这也是主动倾听市民诉求的良策。」萧山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在每年公共自行车项目的开始,萧山交投集团和行业部门便组织社区广场活动、召开居民座谈会、鼓励拨打热线电话等形式,诚恳征求市民金点子,深入社区与市民交流,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关于建点方面的建议和提案予以重视,每案必复。
对于未来两轮微公交-公共自行车的发展,萧山交投集团也表态,将继续强化服务,加强公共自行车运营管理,根据城市发展需求和民众心声,优化公共自行车的布点设置,助力群众绿色出行。
网友评论
“
网友@一路走过:可以,幸福感满满。
网友@筱筱杭:上下班地铁不到的地方全靠它。
网友@Uhh:农村能不能也去投放点。
网友@完美邂逅:很不错,经常骑去兜兜风,打通通行最后一公里,很多时候天气好去公司也骑公共自行车。
网友@胖桑:带娃的多点,有时候真的挺好。
网友@XavierSummer:城区啥时候上山地车。
网友@用户1988:我一开始出来就骑了,十多年了,往公交卡里冲200块押金就可以免费骑,我押金还没退。市心广场一带去哪里都可以小红车,在地铁还未普及前是很方便的。然后我最喜欢的可以是可以带小孩的后座,希望能多多增加。
网友@江峰渔伙:这个确实方便。
网友@吉祥宝贝:小红车越来越多了,便民。
来源:萧山日报、萧内网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