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919070
- 阿大声道
赞同来自:
Kiri827
、
古月go
、
Brigitteookie
、
liuexing7
、
Ron丶Alston
、
ACMYDC
、
武林高手kk
、
OKNano
、
zhimakaihuajjg
、
Scottluo
、
张三的歌
、
cathy_zhou
、
123abc123
、
六一Louie
、
披个马甲讨口饭吃
、
槲叶888
、
小宇小
、
komhd0
、
andy111
、
谁在海里看海
、
jiaqi
、
OBenPao
、
元淇的跨境之旅
、
Puddin
更多 »
这里我有些经验心得可以和你分享:
1)围绕电商经营要素,建立电商运营数据分析体系
这个架构,可以直接拿去用。我们公司以这个思路开周会两年多了,实践出来的。
讲讲这个架构的应用技巧:
首先你作为管理者,重点在于分析图中的第一重数据:核心经营数据。
顺序为:发现问题——找出原因——提出方案。
然后在开会的时候,让一线运营着重讲第二重和第三重的数据。这样可以让整个会议有效的运转起来。
2)在会上分析市场情况
大方向就是排查内外因素,这里分享几个我们常规的排查路径和对应的解决思路。
路径一:精准定位同级竞品*:Seller Center 后台——品牌——品牌分析——商品比较和替代购买行为
在该路径里,亚马逊会为我们呈现经过他们大数据筛查后,用户在挑选、比较和购买时会一起看的 ASIN。 将这些竞品记录下来,进入到路径二工作流程。
路径二:拆解同级竞品站内流量构成:使用工具 SIF——产品流量对比——https://www.sif.com/
利用下载好的流量对比工具,可以分析出来我们和同级竞品的差距,他们哪些自然关键词自然排名做的好,哪些广告词打了而我们没打。花时间去筛选一遍,基本上可以解决你 80%的站内流量问题。
路径三:了解市场所处周期:ASINSEED——输入目标 ASIN 或者关键词——查看该关键词历史走势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竞争对手的历史数据,就是我们最好的参考。特别是当我们做一些会呈现一定周期性/季节性的产品的时候,参考竞争对 手的数据去决定备货量/切入时机/退场时机就格外的重要。 这里要讲一个我们自己的案例:我们做了一款园艺类的产品,当时刚好踩在了爆发期,产品 0review 的时候一天可以起 50 多单,匆匆忙忙的下了 大货发过去。结果东西到了以后,市场开始进入衰退期。 其实我们明明可以在更早的时候发现种种征兆:比如当时有些头部 ASIN 已经在降价了,我们没有及时的去看他们 keeps 历史走势,实际上那几个 老牌头部 ASIN 卖了 4 年多了,每次都会在市场的增长期涨价收割利润,在市场的衰退期及时降价离场。
路径四:找到新晋上位者:亚马逊前台——New release 榜单——逐级选择自己所在细分类目——扫描前 100 名 很多时候数据都是滞后的,目前我们能找到的最快的发现新晋竞争者的路径有两个。 第一个就是通过关键词搜索,看搜索结果里面有没有 0review 或者 review 比较少还冲的比较快的人。但是这种做法充满了随机性。可能你早上去 查的时候他不在,下午他广告上去了。 第二个就是去 New release 榜单逐级筛选。 为什么要找到新晋上位者?因为他们可能会在增长的过程中,影响我们的市场地位(包括我去追踪我们一些成功的产品,其实伴随着我们 BSR 的上涨,那些老牌 ASIN 们的 BSR 会下降)及时找到潜在的竞争对手,提前制定好应对策略,拆解对手的运营手段,看是否能通过合规手段压制他们的发育,以保障自己的市场地位,或者提前做好应对和迎接冲击的准备
3)上传每日数据到自己写的 ERP
由于担心第三方 ERP 会泄露或利用我们的销售数据,索性自己写了一个简易的软件整合每个店铺的每日数据。并且我们在软件中给每个 sku 添加了日志功能,运营在每天对产品做过调整以后,顺便可以在里面简易的记录一下:
这样做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事件可追溯,可复盘。不停的积累哪些操作是有意义的,哪些操作是要规避的(在我们的 Friday Task 中也会用到这 些数据)。以前在品牌公司工作的时候,运营都是手动记录日数据的,sku 一旦多起来,这项工作就会变得枯燥又麻烦。我们在运营上追求的是数据交给机器,决策交给人,于是写了一个这样可以整合数据的软件
同样的功能,船长 ERP 也有,只不过要上传自己的报表或者开放 API 到他们的后台,为了防止信息外漏,我们就没有使用他们的功能了
4)追踪产品关键词排名,分析涨跌
这个我们由于自身技术资源不过硬,只能依赖第三方 ERP 了,使用船长的关键词排名功能:
一般我们给店铺的拳头产品和新品会利用这个功能追踪记录每日的关键词排名,新品看趋势,老品看周期表现。
以上是我在管理的时候,会做的工作,希望对你有帮助,顺祝商祺。
常德 • 2024-01-09
24
2
分享
微信
微博
空间